據(jù)報道,最近南京市召開“全市地下管線數(shù)字化建設動員大會”,要求明年6月底前,全市地下管線數(shù)字化管控平臺建成運行。屆時,南京市地下管線管理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,可有效服務城市開發(fā)建設和應急指揮等各個領域。
地下管線,被人們稱為“看不見的生命線”,能不能有效地進行管控,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。人們不會忘記,2010年7月28日上午,位于南京市棲霞區(qū)邁皋橋街道的南京塑料四廠地塊拆除工地,發(fā)生地下丙烯管道泄露爆燃事故,共造成22人死亡,120人住院治療,爆燃點周邊建筑物受損,直接經濟損失4784萬元,18名事故責任人被依法依紀嚴肅處理。這起震驚全國的重大爆炸事故,“禍根”就是那根埋于地下的廢舊“管線”。
有一個細節(jié)讓人們刻骨銘心。“7·28”事故爆燃點的烈火還在熊熊燃燒,現(xiàn)場指揮搶險救災的領導急需知道,在爆炸點到底有多少根管道,到底是燃氣還是化工管道發(fā)生了爆炸,這塊地下包括周邊到底還埋了多少管道,其他的管道會不會發(fā)生連鎖爆炸。可是,相關部門卻一時不知所措,找不到相關資料,等終于找來一張“管線分布圖”,卻令人目瞪口呆、難以置信——紙上標注的管線位置竟與管線的實際位置誤差100多米。血的教訓,使人們認識到:我們的腳下到底有多少管線,這些管線的準確位置在哪里,會不會危及到百姓的安全等等,這些信息是何等的重要。
地下管線的安全與其他安全不同,有其自身的特點。地下管線種類繁多,不僅包括供水、供電、燃氣、通信、排水等管線,還有輸送燃油、蒸汽及各類化學品的工業(yè)管道。這些管線在地下形成了一張錯綜復雜的“蜘蛛網”。一般來說,由于建設年代久遠、單位搬遷等因素,有些管線已廢棄不用,加之其涉及不同的管理部門和產權單位,因而關于管線的資料不準確、不完整,有一定的客觀原因,但這不能成為疏忽大意的理由。沒有翔實可靠的管線分布資料,失控的管線就可能嚴重影響城市的發(fā)展,并給城市安全埋下隱患。如,建設施工若弄不清縱橫交錯的管道方位,挖掘機盲目施工、巨臂一展,就可能抓斷弄破相關管線,釀成重大事故。
所以,如何管好地下管線是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問題,不可小覷。筆者以為,建立管控一體化平臺和決策支持平臺,梳理各類管線的規(guī)劃、設計、建設、運營和維護情況,全面實現(xiàn)流程控制、實時監(jiān)控,建立地下管線數(shù)據(jù)更新機制和共享服務機制,這是一個浩繁復雜的過程,必須要有科學嚴謹?shù)膽B(tài)度、一絲不茍的精神、艱苦細致的作風、精益求精的標準。只有精心描繪好這張構建在地下的“宏偉藍圖”,最終使之成為一個讓人民群眾滿意又放心的工程,我們腳下的大地才更踏實,我們的生活才更舒暢。 |